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文物中的物理

六、是谁推动“转轮藏”

六、是谁推动“转轮藏”

所谓“转轮藏”,是佛教寺庙中藏书或供佛用的特殊的木构建筑,其外形类似宫灯或园林中别致的小亭,其构架主体类似一个可转动的大木轮,由此称之。有些地方称它为“飞天藏”“壁藏”。它们是佛教文物中颇具科学价值的文物精品。

据报道,迄今尚存的转轮藏建筑有四座,它们是:河北正定北宋隆兴寺转轮藏、四川江油窦圌山南宋云岩寺飞王藏、山西大同辽代华严寺壁藏,以及四川平武明代报恩寺转轮藏。这些建筑在历代几经毁坏,又几经修葺。迄今,转轮藏大多只剩主体木构件,而其外表装饰早已荡然无存。从现存的主体构件看,这四座转轮藏是基本相同的木构建筑。

我们以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为例,先了解一下它的构形。它的主体木构件有二:一是以大厚木板做成的轮台,二是通过轮台中央的木质轮轴。该结构置于转轮藏殿之中。藏殿分上下两层,除下层为转轮藏外,沿转轮藏右侧的楼梯可达上层,上层陈列佛像、佛经。

转轮藏的轮轴或称“藏轴”,由一根径约50厘米的楠木制成。其上端安装于二层楼的巨型厚木夹板之中。其下端呈尖形,又称“藏针”,外围包裹铁料,置于地面圆池内。支撑轮轴下端的是一个特制的生铁轴托,埋于圆池之中。这个轴托,又称为“铁鹅台桶子”。在藏针与铁鹅台桶子之间放入滚轴,注入润滑油,使其转动轻便。在地面以下圆池中那段轮轴上,安装众多木质斜撑,以此支撑整个藏的转动台面(见图1-29)。轮台直径约7米,在台面上构筑木结构宫灯或亭榭式建筑(见图1-30)。隆兴寺转轮藏为八角形,由八根内柱、八根外檐柱,以及众多横枋及斜木构成。藏外观为重檐亭子形,下檐为八角形,上檐为圆形。如果在轮台八根外檐柱上饰以绢丝或布料、彩纸做成藏帐,轮台内的情景就不可见了。台内藏佛像或经书,大概也只有方丈在一定时候才向虔诚信徒展示。在佛寺的藏经楼下建造这样一个巨大转轮,是借此向信徒们显示“佛法无边”“法轮常转”的教义。

图1-29 转轮藏殿剖面图(殿下亭子式建筑为转轮藏)

图1-30 《营造法式》绘转轮藏外表式样

据梁思成考,隆兴寺转轮藏建造于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年),当在宋代建筑师李诫编修《营造法式》一书之前。《营造法式》书中留下了极其细密的转轮藏外形图(见图1-30),并叙述了它的制作规范。就其中的主要部件,该书卷十一写道:

造经藏之制,共高二丈,径一丈六尺;八棱,每棱面广六尺六寸六分;内外槽柱,外槽帐身柱,上腰檐,平坐,坐上施天宫楼阁。八面制度并同,其名件广厚皆随逐层每尺之高积而为法。

转轮高八尺,径九尺。当心用立轴,长一丈八尺,径一尺五寸,上用铁锏钏,下用铁鹅台桶子。其轮七格,上下各扎辐挂辋,每格用八辋,安十六辐。盛经匣十六枚。

从这些记载看,转轮藏主要用于藏经匣。所谓“外槽帐身柱”,即前述八根外檐柱上悬挂布帐,以免灰尘落入藏内经匣上。要想读其中某本经书,只要转动藏身,找出藏有该经的经匣即可。它的方便之处是,取经书者不必绕轮台而转,只需转动轮台即可。我们感兴趣的是,转动如此巨大而笨重的轮台,是用水力、畜力、人力或其他?

根据有关的文物报道以及笔者于1983年对隆兴寺转轮藏的考察,均未发现其附近设有畜力或水力牵动设施,也无地下通道供人从地上钻到地下圆池中,以便推动它。有报道说,转轮藏外观四层中的第一层,“下设圆形踏板,以供信徒推动站立”,“至今凭助二三个人力,仍可徐徐转动”。这个报道可能是推测性的。

试想,如果推者双足站立于第一层圆形踏板上,此时推者与轮台构成一个系统,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的原理,无论多大的力也不能推动轮台转起来。推者至少要一足立于地面上。如果以二人至三人的力才可使轮藏徐徐转动,似乎在“佛法无边”“法轮常转”的教义下显得有些笨拙。事实上,使转轮藏转动的方法极为巧妙。无须大力士式壮夫,只要一个年幼的小和尚在台上绕轴转着走,转轮藏就会慢慢地以和他相反的方向转起来(见图1-31)。由于转动惯性,一旦转轮藏转动之后,它就会越来越快地转动。此时,小和尚可以在台内坐下休息片刻。待其转动减慢之后,小和尚再站起来转着稍走一会儿,转轮又会因其惯性而越来越快地转动。这样,在佛教盛典之日,就可以向虔诚的信徒表演“法轮常转”的教义了。

图1-31 小和尚与转轮运动方向示意图

这个转轮藏,实际上就是物理学上动量矩守恒原理的应用。绕固定轴转动的刚体的动量矩为其转动惯量(I)和转动角速度(ω)的乘积。在无外力矩作用时,动量矩应当保持恒定,即Iω为常数。站在轮台上的人和转轮藏本身共同构成一个刚体整体,人绕轴顺时针方向走动的结果必然要引起转轮藏反时针方向转动,以保持其整体的动量矩守恒。这样,只要在转轮藏内有一个人绕其轴走动,外表看来是庞然大物的轮藏就缓缓地反方向而转。加之,藏身帐帘垂布,装饰严密,人们看不见藏内有人走动,古代人又不明白动量矩守恒的道理,因此,“佛法无边”“佛转法轮”或“法轮常转”就显得神奇非凡了。

虽然古代人在理论上不知道动量矩守恒原理,但是,这些留存至今的各个转轮藏都是他们充分应用动量矩守恒原理的历史佐证。

转轮藏在中国的出现远早于宋代。《水经注·淄水》引《列仙传》说:“请木工斤斧三十人,作转轮、造悬阁,意思横生。”《列仙传》旧本题汉刘向撰,可能在汉代已有颇大的转轮楼阁。宋代叶梦得(1077—1148年)曾撰写《建康府保宁寺轮藏记》,今载其《石林居士建康集》卷四之中。建康府即今南京。他写道,自东汉永平(汉明帝年号,58—75年)以来,传入中国的佛经日渐增多,到南朝梁普通年间(520—527年),“复有异人为之转轮以运之,其致意深矣”。显然,叶梦得记述的转轮比《列仙传》所载晚得多。叶梦得进而写道:

吾少时,见四方为转轮藏者无几。比年以来,所至大都邑,下至穷山深谷,号为兰若,十而六七。吹蠡伐鼓,音声相闻,襁负金帛,踵蹑户外,可谓甚盛。

宋高宗绍兴(1131—1162年)初年,叶梦得为“江东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得知建康府保宁寺建转轮藏。从叶梦得记述看,转轮藏在南北宋之际盛行于寺庙。佛教建之,道教也仿建之。今存的四座转轮藏中,较早的为山西大同华严寺壁藏,它建于辽兴宗重熙七年(1038年);在它之后15年,河北隆兴寺转轮藏建成。江油窦圌山飞天藏建于宋淳熙八年(1181年)。这三座转轮藏在叶梦得记述的保宁寺转轮藏之前约100年,或之后约50年。而尚存的平武报恩寺转轮藏为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初建。中国人在长达千余年甚而两千年间,对转轮藏兴趣不衰,大概不仅因为佛教信念和轮藏本身的建筑工艺美,还由于其蕴含着令人惊叹的科学原理吧!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