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文物中的物理

九、影戏

九、影戏

影戏,又称“皮影戏”。乾隆五年(1740年),金昆、陈枚等绘画《庆丰图》,其中即有皮影戏演出的场面(见图2-26)。画家不仅绘出了人人争看影戏的热闹情景,而且描绘了戏台上的情形:在一个以布或纸围成长方形的戏台内,一个人正在洁白的布幕前举起人物皮片表演,其旁一人或许正在演唱,台后一侧乐队在击鼓、打钹、吹号。人物皮片的影子落在白色布幕上。崇彝在其撰《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说:“又有影戏一种,以纸糊大方窗为戏台,剧中人以皮片剪成,染以各色,以人举之舞。所唱分数种,有滦州调、涿州调及弋腔。”绘画与文字记载甚相吻合。这幅两百多年前的绘画不仅是音乐及戏曲艺术上的重要文物,也是难得的科学文物。

图2-26 清乾隆五年金昆、陈枚等绘《庆丰图》(局部)

影戏在光学上可用以说明成影的知识和光的直进性质。它的起源,至迟可追溯到汉代初期。据载,汉武帝思念已故李夫人,方士少翁为其设法表演李夫人活动形态。《汉书·外戚传》和《史记·封禅书》对此事均有记载。《汉书·外戚传》写道:

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上又自为作赋,以伤悼夫人……

《史记·封禅书》记载与上引稍有出入,但在记载中,二者都强调有光源(即“张灯烛”),有屏(即“设帷帐”),唯成影的物体未明载之,大概是方士保密的缘故。观者汉武帝坐在屏对面遥望,他看“李夫人”“幄坐而步”,又令乐府配音乐,真可谓有声有色的影戏。

影戏中李夫人的形象是如何做成的呢?晋王嘉在其《拾遗记》卷五中曾考证说,以轻质色青之石,“刻之为人像,神悟不异真人”。武帝得此石,“即命工人依先图刻作夫人形。刻成,置轻纱幕里,宛若生时”。自然,这石像只能由雕塑家抓住李夫人容貌特征,刻出一个大概轮廓,因而只“宜远望,不可逼(近)也”。由此看来,少翁可以看作活动影戏的创始人。他理应得到汉武帝的嘉奖,被赐封为“文成将军,赏赐甚多,以客礼之”。

无独有偶,宋代孙光宪在《北梦琐言》卷八《李当尚书亡女魂》中讲述了一件唐代的事:在唐代,隐士陈休复曾为尚书李当召其爱女之亡魂,其方法与少翁同。李当夫人看完影戏后失声痛哭。此后,被人视为妖诞的陈休复受到人们的尊敬。

隋代,产生了一种称为“幻术”的影戏,即在镜面上画图,将其反射光投于墙上,因此,“见壁上尽为兽形”,迅速换一镜又转“人形”。㉓宋代人称此为“移景之法”:“乃隐像于镜,设灯于旁,灯镜交辉,传影于纸。此术近多施之。”㉔

唐宋年间,影戏大发展。成影的人或物,起先不过是剪纸,其后“以素纸雕簇”而成,继而又发展为以羊皮雕刻形体,以彩色装饰;又发展为缝制皮革,使其四肢、头颈皆可活动。㉕屏幕上因而出现了栩栩如生的影子。后者就成为中国传统的、经久不衰的皮影戏。宋哲宗时,以此表演三国故事,边演边唱,深得青年男女喜爱,每当演至斩关羽时,还有人为之哭泣㉖,而“儿童喧呼,终夕不绝。此类不可遽数也”㉗。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在追述南宋临安(今杭州)往事时,记载了专门从事影戏业的人或组织,著名的有22家。除男子之外,还有“女流王润卿”等也从业影戏。

诞生于中国的影戏,传遍东南亚各国。早在元代即传到波斯、埃及和土耳其。曾于1767年来华传教的法国居阿罗德神父(Father Du Holde)回国后在巴黎和马赛公开表演影戏。1776年又传到英国。影戏成为世界性的科学文化和艺术财富。据说,德国文豪歌德酷爱影戏,他曾两次主持以德国民间故事为内容的影戏演出,为使影戏风靡欧洲而鼓动宣传。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